Assignment写作修辞手法系列专题(一)——讽喻
发表时间:2017-10-11 15:13:11 作者:zhouzhengmao 阅读:190次

讽喻的定义
讽喻(allegory),来源于希腊词allēgoria,意为“换句话说”,也被称为寓言。它既是一种修辞方法,即带有讥讽意味的比喻,也是一种用比喻进行讽刺语言方式。
讽喻小说,顾名思义就是以讽喻为写作目的和写作方式的小说。这类故事大凡是夸张的、怪异的,甚至是荒诞不经的,因为从本质上说,这类小说所追求的并不是故事的真实性,而是故事的“有所指”。但需要说明的是,讽喻固然呈现出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结构,但是两者之间的关系通常是顺接的、符合的、线性的、教诲的逻辑关系。
常见的讽喻
讽喻常被用于各种文学作品,如诗词、对联、小说等,但人们在日常生活用语中也常常会用到这一种修辞手法。例如,狐狸得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这个讽喻,便折射出某类人因自己无法获得某物,就对其表示鄙视的嫉妒心态。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典型的讽喻。
1.Axis of Evil

2. Cast pearls before swine.

讽喻VS暗喻
修辞学认为讽喻是一个长的暗喻,暗喻是一个短的讽喻。
Allegory 是通过具体形象表达抽象意义,用比喻进行讽刺,引导人们去认识事物的本质,其特点在于意义上的双重性。Metaphor将某一事物以另一个与其相似的事物来表达。暗示有比较但又充分说出这种比较。暗喻将本体与喻体说成是一致的。它不用比喻词,但可用be动词或者只用逗号、破折号将本体和喻体连起来。比如:Knowledge is power.
讽喻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作品:Animal Farm(动物庄园):
蓝思指数:1170L
作者:George Orwell(乔治·奥威尔)
作品简介:《动物庄园》是George Orwell的一部政治寓言体小说,故事描述了一场“动物主义”革命的酝酿、兴起和最终蜕变。这部小说被认为是20世纪最杰出的政治寓言。
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庄园》是一部经典的讽喻小说,故事通过农场里的一群动物描述了一战前被推翻的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斯二世和俄国共产主义革命,通过刻画动物们的百态,揭露了这场革命的贪婪和腐败,赞扬了人民群众在改变社会意识形态的运动中表现出的巨大力量。
农场里的动物代表了俄国社会革命后的社会各阶层。农场里动物遵循的首要原则是:“All animals are equal but a few are more equal than others.
(所有动物都是平等的,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平等)”
比如老少校(Old Major)是农场里最老的公猪,备受尊敬。在书的开头,他告诉所有的动物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到农场里所有的动物平等,因为他们可以占有自己的劳动成果。他认为动物不应该为了人类的利益,任劳任怨,饱受饥饿之苦。他声称人类是“唯一一种不劳而获的生物.”老少校和这个奇怪的梦想喻示了马克思和1848的共产党宣言。而动物庄园和苏联的旗帜都有相似之处。

希望通过以上的内容可以帮助大家了解讽喻这种修辞手法的使用,然后灵活运用到自己的Assignment写作当中去。鉴于部分同学写作能力较差,Assignment写作进度缓慢,这时候建议选择Meeloun的Assignment代写服务,七大写作承诺,得天独厚的写作优势,完美的售后保障,期待您的垂询。